Publicidade
Resultados da busca
以空白搜尋找到 4 個結果
- 巴西绿色氢能:从承诺到经济和工业现实
作者:费尔南多·卡内佩莱教授(圣保罗大学)2025年7月 巴西绿色氢能:从承诺到经济和工业现实 我们正处于巴西能源和工业议程的关键时刻。在全球范围内,追求能源安全和供应链韧性的浪潮汹涌澎湃,清洁能源转型不再仅仅是环境议题,而已成为现代地缘政治的核心支柱。随着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即将在贝伦召开,世界的目光投向巴西,这不仅因为它是重要生态系统的守护者,更因其在新去碳经济中潜在的领军地位。这一局面对我们施加了双重压力:一是国际市场对脱碳的外部需求压力,二是国内对再工业化、创新和能源安全的内部需求压力。 在此背景下,没有哪个话题比绿色氢能(H2V)更能体现我们的潜力与挑战。多年来,我们不断讨论巴西的比较优势:低碳电力结构、丰富的太阳和风能资源、广袤的国土。将这些自然资源转化为全球绿色氢能领导者的承诺,催生了无数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国际会议。今天,问题已非“巴西能否成为领导者”,而是“如何将承诺转化为工业与经济现实”。绿色氢能不应被视为单纯的商品,而是一种“分子平台”,是构建新型高端产业生态系统的基石。潜力研究的时代已被执行的紧迫感取代。成功关键在于务实的策略,聚焦规模化、成本、市场开发、基础设施,尤其是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价值链。 规模挑战与成本竞争力 绿色氢能的可行性首先是规模的博弈和成本的谜题。关键指标是“单位氢气成本”(LCOH),它涵盖了可再生电力成本、电解槽资本支出(CAPEX)、运营维护成本(OPEX)以及工厂的容量因子。巴西的双重优势尤为突出:不仅可再生能源价格低廉,尤其是东北地区的风电容量因子全球领先,使得昂贵的电解槽能全年高效运转,从而摊薄固定成本,提升单位产氢效率。 然而,电解槽的资本成本依然是最大障碍。技术选择(成熟的碱性电解槽ALK、灵活的质子交换膜PEM或新兴固态氧化物SOEC)涉及不同成本、效率及对铂和铱等关键矿产的依赖。目前全球电解槽供应链集中于中国和欧洲,使巴西初期项目面临价格波动和物流瓶颈风险。2024年通过的《氢能法律框架》(第14.948号法案)为释放数百亿元投资提供了法律保障。巴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银行(BNDES)不仅要提供直接融资,更应作为催化剂,运用混合融资和担保机制吸引仍持观望态度的国内外私募资本。2025年,将见证北至佩塞姆港(Pecém,CE)和南至阿苏港(Açu,RJ)等港口综合体首批大型项目迈向最终投资决策。 市场建设:内需支柱与全球展示 绿色氢能的市场战略必须双管齐下,兼顾出口雄心和强劲的国内需求。 出口市场是吸引重大投资的“橱窗”。欧盟在新规下不仅采购氢气,更购入符合严格“非生物可再生燃料”(RFNBOs)标准的产品,要求额外性、时间和空间相关性等认证体系。这对巴西而言,不仅是技术与行政挑战,更意味着必须发展完善的“绿色证书”体系。将绿色氢气转化为更便于运输的绿色氨和绿色甲醇,是切实可行的路径,尽管带来成本增加和效率损失。面对智利、澳大利亚、中东等潜力强劲的竞争对手,速度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但真正支撑产业的是国内市场。依托稳定可预期的内需,有效规避汇率和地缘风险,是战略智能的体现。绿色氢能在本土产业去碳化中潜力巨大。对依赖进口数十亿美元氮肥的农业,国产绿色氨是粮食安全的保障,降低对天然气价格波动的暴露。对钢铁业,绿色氢能在直接还原铁(DRI)工艺中应用可生产高附加值的“绿色钢铁”,全球需求不断增长。近期设立的低碳氢能发展计划(PHBC)及其税收激励,正是推动该转型的有力工具,同时为未来合成燃料在航空和海运领域的应用铺路。 新型能源的物流挑战 氢气分子虽小且能量密集,却极难储存和运输。大规模氢能经济的“阿基里斯之踵”或许正是物流基础设施。将东北产区的氢能输送到东南工业中心或出口港口,需进行史无前例的物流体系重塑。 现有天然气管网适配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如氢脆效应令钢管易碎,且需新增压缩站。构建全新“氢管网”是长期理想方案,然投资巨大且建设周期长达数十年。这推动了基于“枢纽”或“集群”模式的初期发展战略。佩塞姆和阿苏等港口不仅是装运点,更正发展成为集成生态系统,集海上风电、氢气生产、氨等衍生品合成及毗邻钢铁、水泥、化工产业消费于一体。共址模式降低长距离运输需求,创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优化全产业链。盐穴等地质储存方案亦需积极探索,保障供应稳定。 价值链建设:从商品到技术主权 巴西最大的风险是满足于作为低附加值绿色分子商品的“新殖民地”角色。太阳能面板产业的教训犹在眼前:我们成为了技术进口大国。这次不能重蹈覆辙。21世纪工业政策的核心战略机会,在于绿色氢能产业链的本地化和加厚。 这要求通过明确且持续的政策,积极推动高端关键零部件制造,如电解槽、燃料电池、储氢罐及控制系统。政府应利用采购力量和激励项目(如PHBC)设定本地化内容和技术转让目标,吸引全球制造商落地,同时扶持本土企业参与竞争。掌握核心技术不仅降低氢气最终成本,减少外部冲击风险,更创造高技能就业机会,将巴西打造为设备和工程服务出口国。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培养动员势在必行。需要一代具备氢能专业知识的工程师、化学家、技术员和安全专家,需产业、政府及学研机构史无前例的协同努力。 结语 2025年中期的巴西,正站在能源和工业新时代的门槛上。关键基础已奠定:法规框架确立,规模项目融资到位,市场战略已定。现在是无情执行、协调与长远规划的时刻。将绿色氢能潜力转化为工业经济现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可持续再工业化的独一无二机遇,是确保在新一轮能源地缘政治中持久主导地位的关键。道路虽复杂,技术和资金挑战重重,但停滞不前将是史无前例的历史性错误。建设未来需全民族共识与坚定决心,最终将潜力转化为繁荣与影响力。 巴西绿色氢能:从承诺到经济和工业现实
- 阿根廷加速电动出行转型:2025年上半年混合动力和电动车销量增长56%
布宜诺斯艾利斯,2025年7月23日 – 来自 EnergyChannel 阿根廷加速电动出行转型:2025年上半年混合动力和电动车销量增长56% 阿根廷在能源转型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根据 阿根廷汽车经销商协会(ACARA)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阿根廷注册的混合动力和电动车数量同比增长56% 。 从1月至6月,共有 12,355辆电动化汽车完成登记 ,占全国汽车注册总量的 3.8% 。即便在经济形势复杂的背景下,阿根廷消费者对清洁高效出行方式的兴趣持续升温。 丰田在电动化领域持续领先 上半年最受欢迎的车型是 丰田 Corolla Cross HEV(混合动力版) ,稳居该类车型注册榜首。凭借成熟的混合动力技术和品牌可靠性,丰田在电动化市场中稳占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其他混合动力和纯电动(BEV)车型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上升,表明消费者对于多样化技术路线的接受度持续提高。 充电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仍是关键 尽管增长迅速,业内专家指出, 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 与 税收激励政策 仍是推动可持续出行的重要条件。目前阿根廷在物流与政策执行方面仍存在挑战,制约了更广泛的市场普及。 为此,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正着手推进相关公共政策与融资渠道,旨在让更多人享受低碳出行的便利。 区域视野与市场前景 凭借当前的发展速度,阿根廷正逐步成为拉美地区交通脱碳进程中的关键角色。虽然在销量上仍落后于智利和巴西,但其快速增长表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预计到2025年下半年,将有更多 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进入阿根廷市场,来自中国和欧洲的新品牌也将加入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关于 EnergyChannel EnergyChannel 是一家专注于能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新闻平台。关注我们,获取关于拉美及全球能源转型的独家报道、专家访谈与深度分析。 🌐 www.energychannel.co 阿根廷加速电动出行转型:2025年上半年混合动力和电动车销量增长56%
- 2024 年上半年,Solis 全球累计出货量将超过 100 吉瓦。
2024 年 9 月 13 日 – 全球领先的太阳能技术提供商 Solis 在其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之旅中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Solis的全球累计出货量已达到惊人的100吉瓦。 这一显着成就证明了 Solis 对创新、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坚定承诺。 Solis 的自动化制造流程、对质量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弦技术的不懈关注使该组织能够推动全球增长,支持住宅和商业客户的清洁能源目标。 Solis 利用住宅、存储、商业和公用事业串串技术,继续扩大其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影响力。 Solis 最近根据全球出货量荣获全球最佳住宅光伏 (PV) 串式逆变器制造商称号,并继续在管理全球供应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锦浪科技总裁 Jimmy 表示:“我们要向所有合作伙伴、客户和员工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这一成功的支持和贡献。”我们不仅共同为世界提供清洁能源,而且还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光明、更可持续的未来。” 关于索利斯 锦浪科技(股票代码:300763.SZ)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经验最丰富的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制造商之一。该公司的产品组合以 Solis 品牌推出,采用创新的组串逆变器技术,提供一流的可靠性,并已通过最严格的国际认证。锦浪科技凭借全球供应链、世界一流的研发和制造能力,针对各个区域市场优化逆变器,并通过当地专家团队为客户提供服务和支持。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olisinverters.com
- 華舜在3個月內為中國東北的一個大型太陽能專案交付了1.8GW異質結組件。
中國宣城2024年9月9日 /美通社/ -- 華山能源在將異質結 (HJT) 太陽能模組引入主流大型光電站市場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自2024年5月以來,該公司在三個月內成功生產並向中國綠色發展投資集團(CGDG)交付了1.8GW異質結組件。 這些組件將用於 CGDG 在中國新疆若羌雄心勃勃的 4 吉瓦光伏項目。透過這批貨物,華山現已向全球兩個最大的單站點異質結太陽能專案提供其尖端組件。作為最大的異質結製造商,該公司已向全球40多個國家供應了7GW的異質結產品。值得注意的是,華舜已為保加利亞著名EPC公司INERCOM在該國的異質結專案交付了超過650兆瓦的裝置容量。 若羌計畫位於中國東北部毗鄰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不僅代表重大技術進步,也具有顯著的生態和社會效益。這些面板佔地約 3920 公頃,有助於降低地面溫度並調節沙漠的熱平衡。這些模組安裝在3公尺的高度,將大幅提高土壤保水性30%至60%,凸顯再生能源發電、永續發展和生態土壤恢復之間的協同作用。 華舜被選為供應商是因為其異質結太陽能組件具有高可靠性,該組件採用紫外線防護膜和封邊製程製造。這些特性保證了工程現場沙漠氣候下的優異性能。該組件的高雙面性和轉換效率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該地區豐富的陽光,確保可靠、高效的發電。此外,華光伏的總產能高達20吉瓦,使得該公司在短短三個月內就交付了1.8吉瓦的喜馬拉雅G12-132組件。 這項成就展現了卓越的“華舜速度”,鞏固了該公司在最高標準異質結太陽能組件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這也凸顯了異質結技術在實現大型光電廠盡可能最低的 LCOE 方面所發揮的關鍵作用,並已在 2024 年產生影響。